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心得] 對於FB上面,醫療人員面對的恐龍家長一文


恐龍家長!?
今天在FB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關於這次的八仙塵暴的傷患家屬,極盡誇張的要求並咆嘯醫護人員,要求不合理的待遇。

恐龍家長是該被譴責的,的確,如部分的網友回應:這不是我們欠你們的!你們憑什麼要求這麼多不合理的醫療資源,更何況用令人難以接受的態度去強制命令醫護人員該做什麼!!

我相當同意,就理性的責任分析,這些家長確實對於自己親人的病痛有其責任(傷患本身自己也有責任),講白一點,不就是你衰嗎? 你今天路上被絆倒跌到的頭破血流,你自己難道沒有責任需要負擔,而是跑去總統府前抗議要求對於你的傷勢全數買單嗎? 全民的責任對於需要醫療照護的部分我認為已經交由健保體制解決了,即便目前的健保體制仍不能稱為完備,但是全民健保這件事情確實對於整體社會需要負擔的責任盡了一些功能。

但是我想說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恐龍家長」這件事,從我所認知到目前台灣社會普遍的這個現象:「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我想先從醫護人員的角度談起,於近日大量需要救護的傷患湧入醫院,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都連續加班不休息的繼續為了傷患向死神請命,更有許多醫生護士甚至數天不休息以致累倒辦公室。這種精神相當相當的偉大,我竭盡敬佩這些偉大的醫療人員。

但是現實的一面相當的無情,我們的醫療照護資源於此刻便是不足,不管在如何的加班、調度人力、大量金錢與物資的捐款進入,此刻的醫療資源就是不足。在這種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分配,醫療人員便必須當下緊急決定:「我手上有一張床位,而我該分配給哪位病患?」或是更嚴重的:「目前有三位病患必須立刻接受緊急救治(大家都知道,燒傷病患進入緊急救治程序的時間越久,死亡率與復原時間就越高與越長),我現在應該救治誰?」

正常程序是理性的,依照醫護專業所判定的正常程序走照理來說當然沒有錯誤,甚至在正常程序有所衝突的地方,只要有醫護人員理性的判斷,我相信一切也將會謹然有序的。

但是這次狀況不同,大量的傷病患湧入醫院,把這些醫護人員搞得心力交瘁,這些醫護人員也是人,在這種情況下在判斷事情上不可否認的一定也帶有了情緒,極度的疲累更導致記憶力的損失,這時候我相信,其實醫護人員也不能百分之百的進行判斷了。

你是否也曾有在極度疲累與情緒化的情況必須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你是怎麼決定的呢?我想想,是不是那個最能引起你注意的那件事情,你優先去解決?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這時候你的理智往往已經不能發揮作用了,一切判斷的標準往往是你第一個注意到或是想到的那件事情,你會先去處理,而忽略了整體事情的輕重緩急。

而我認為這就是恐龍家長出現的一個契機。

誰看到自己的親人受傷不會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每位傷患旁邊的親屬其實所關心的都只有一件事情:「請快點讓我的寶貝好起來,讓他活下去,讓它不要痛苦」。

你有過接近失去自己最愛親人的時刻嗎?你能回想起來嗎?那種發自內心純然的痛苦與焦慮,把你的大腦關閉了起來。你只看到你痛到不敢抽蓄而發顫的親人,你只聽到你的寶貝不敢讓眼淚流出來的悶哼,誰能理性思考,試問?我不敢承認我可以,我也知道我不行,醫生,求求你看看我的寶貝,我忍了很久,他很痛,他真的很痛...什麼!!!!???我,我在這裡排了四個小時的隊,為什麼隔壁的人才來十分鐘就有了個人床位!!!為什麼!!!!!!

因為,隔壁的家屬一進病房就失控的大吼大叫,過大的聲響引起了已經失去理性判斷的醫生的注意,這位醫生已經連續工作27個小時卻得不到4小時的睡眠,在這種情況下他只剩下對引起他注意事物進行處理的直覺反應,那就是原因。

如果你是站在你快死的親人的旁邊目睹這一切,你會不會也管他三七二十一的一起大吼:「我命令你給我一個床位!!!!!!!!!!」

我想,我會。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文章] 市場至上

市場至上

  在市場至上的說中,從一而終代表性的思想家就屬海耶克了,社會科學的方法論比知我們所
謂的自然科學,研究自然科學的建構型理性主義,主張所有的知識是完整的整體,而且起總
和是固定的,只是這所有的知識,在這其中可分散也可集中,能透過人為的手段合理的分配
。這樣的方法論,時常利用許多的現象,推導出另外的現象,是相較之下簡單的,用一些存
在於自然中的法則,來去做計算證明,模擬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然而社會主義可就不同了,因為過於複雜,海耶克認為,我們事實上無法掌握到所有的知識
。他信奉進化理性主義,所有的知識信息並不能夠成一整體,知識可以交流,擴大but不能
完全集中,是社會最缺乏的資源,只有透過市場經濟,分配才能造就最適當的資源分配。因
為非一整體,又在不斷進化,所以事實上無法完全掌握,如果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掌握所有的
知識,那就可以讓這個掌握所有知識的人,去推行一切,但這是不可能達成了,所有自由都
因為無知而產生,因為有無知所以才有可以改變的空間,即產生了自由。價格就是「一個物
品」或「一種行為」可望滿足人們需要的潛在力量,由市場決定,不是人為可以干涉的。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脫離不了主觀意識,是由人們的偏好序列所決定的,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情
都離不開個人動機,就算是「市場經濟優於計劃經濟」這種話也是由價值判斷來的,我們會
判斷今天早上起來自己是怎樣的心情,因為這樣的心情所以要做什麼樣的事,是否生產還是
消耗,做什麼樣的行為,造成什麼結果,全部因為主觀的訊息,不是用客觀的方式可以做判
斷,人類賴以取得成就的許多章規都在沒有計畫之下產生,每個人因為信息而產生出個人行
為,追求個人進步造就社會過程。

  經濟學有一特色是,相關學說必須是純形的,也就是要一班化的適用在各種狀況,比較歷史
學派的歸納法跟奧圖學派的演繹法,歸納法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拿來參考比較,做出一結
論,然而,以經濟學來說,因為有的訊息庫實在太大,就算真的已經考慮很多情況,也沒辦
法說已經都考慮了沒有例外;相較之下演繹法就比較適用,因為某些前提,進而產生出某些
結論,當你已經承認了某些前提的存在,你就不能反對他所推出來的結論,因為他們是用邏
輯相連的,經濟學有以下相關的前提:

一、        每一個人的偏好序列,跟他達到自己想要滿足程度的能力都不盡相同
二、        個人的行為都是有目的存在的
三、        所有的行為發生都有時間跟過程
四、        人會從過去的經驗之中獲取知識

  市場至上的所有相關學說,無不根源自此,因為大家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事實上利益在每個
人眼中的定義就不太一樣了,雖然可能想要的東西相似,但也不會完全一樣,加上每個人的
能力也並不相同,多半對得不到的東西也有自知之明,自然而然的行程今天的社會市場,他
是動態的,是不斷改變的,任何人無法控制他會產生出來的樣子。

  貨幣理論是造成市場經濟根計劃經濟爭論不休的主要地方,中性貨幣理論強調只有貨幣中才
能造就市場經濟的平衡,也就是市場中貨幣流通的總量需要恆定不變,如果貨幣不中性的話
造成的結果就是物品交易產生相對價格,進而引起了破壞作用,是最糟糕的結果,我們不能
用增加貨幣總量來刺激市場的繁榮,這樣的做法雖然能短期的提升金融,不過不良影響的是
之後的通貨膨漲,可更麻煩的多。這跟凱因斯的貨幣理論可說是大相逕庭,兩邊的追隨者,
也在這其中不知道維持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爭執,即便我們如果從中間去看,好像兩邊都有不
合理或是漏洞。貨幣中性論的幾個重要大原則:

一、貨幣流通的總量需要恆定不變
二、擺脫自然和狹窄的地區性市場限制
三、一個人的成功其實是來於其他人的成功,所以有強烈的依賴性(由"價格訊號作為交通工

具"運行複雜的社會結構)

 前兩項牽扯到比較複雜的數學運算,加上跟凱因斯的辯論持續至今尚無定論,就不先做討論
,從第二項開始,基本上市場從現在來看,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他的非地域性,每一塊跟每
一的地方都因需求跟供給交互影響著,你其實還蠻難說就哪一個地方去做探討這樣,也就是
說旁邊哪個人在哪個地方哪個時候買了什麼東西,其實是不能說跟你完全沒有關係的,套到
更大的,國與國社會與社會間亦然。再來就是一個人的成功仰賴他人的成功,重點在於雖然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因為大家都知道成功必須仰賴他人的成功,加上大家又想要成功,
於是互相依賴就愈滾愈大,中間產生各種訊息,而看到各種訊息的人,又會因為這些訊息做
出決定,而造就其他更多不同的訊息。所以這是一個複雜的不可事先預知預測的情況,只能
用社會推演的角度去看他,並不行用什麼計劃去控制。

海耶克的思想是屬於奧國經濟學派,其基礎資本理論指出市場是動態的,以迂迴基礎理論為
本,所謂的迂迴生產理論,簡單來說就是用更多步驟生產,反而比直接簡單的生產來的更有
效率更多產值,舉個例子,如果要直接種田可能會沒有太大的效率,於是就寧願去拿些時間
,準備一些種田需要用的工具,譬如說是犁阿,磨坊阿之類的東西,之後再去生產,雖然先
花了成本,不過花了以後增加的生產效率跟助益,反而還超出了當初所花費的成本,所謂的
資本,也就是某些階段中,迂迴的中間產物的集合罷了。

在這要跟分工做一下釐清,分工並不是迂迴,所謂分工是專業化或制度化,對整個的影響是
縮短了時間而增加效率,而迂迴不是,迂迴是延長了生產來提高效率。資本跟資本之間,有
交互的作用,互相要配合,還有一些折舊成本的問題,在限制跟規範上面會比消費品還要嚴
格,投資是在某個時期裡進行的,資本和投資之間的關係會表現出或長或短的週期,也就是
有長有短的迂迴過程,最重要考慮:生產產品所需要的時間,固定資本所使用的期限,因為
雖然說迂迴過程是藉由拉長生產過程來提高生產,但沒有評估好也不一定能真的增加生產,
甚至有得不償失的情況,所以投資的情況,考慮進融資,資本折就跟利率等等的因素算回得
利,才能做出最有利的投資。

經濟週期理論又可稱之為「貨幣投資過度理論」迂迴的方式是透過市場協調的,其中不可或
缺的是累積性,由市場調節的自由競爭社會,漸漸的會趨向繁榮,繁榮後會產生正常市場的
不協調,即破壞平衡,無法維持市場經濟,因為這樣產生了蕭條,直到市場的機制恢復正常
,又開始可以調節之後,重新的完成這個圓,不斷循環。循環或長或短,但都幾乎脫離不了
市場經濟調節的關係,前面的事情,一定會影響到後面,只是時間離得遠或近的問題。由海
耶克思想重點看利率的影響,貨幣擴張的影響,是否產生相對價格的影響,其中哪一個失調
都必定產生市場的蕭條。

偏向哲學的部分,就比較是用社會秩序觀的方面去切入,主要注重三點來看,模式、系統、
結構來分析社會秩序。社會秩序本身是無等級序列的差別,強加的序列,是造成不自由的開
端。從社會秩序的角度,可以分成內部跟外部去做分析跟探討,外部指的是人意志所創造的
影響,主要是希望限制某些內容之後,讓人可以在有限範圍內追求自己的目標,內部其實就
有點像是市場經濟的主要精神,由行為互相適應而導出的結果。社會本身是不具有目的的,
他是要讓每個人在其中追逐自己的目標,是一種複雜變化的抽象秩序。

經濟人的觀點最中心的就是「人是利己的」:每個人都以利己的動機去從事各種活動,任何
時候都是,但無可否認的,每個人也都要跟別人去發生關係,產生社會中的各種交互作用。
市場經濟跟計劃經濟最大的差別就是市場經濟以「私有財產」為核心基礎,他也是公正的基
本,沒有私有財產也就沒有公正。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下,市場的行程,造就了貿易產生,這
樣的貿易裡面,充滿的是許多的分工,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進而市場擴大,經濟繁榮,這樣
的交易中很自然的會產生出貨幣這種中性的媒介,而國家只要出現,是同控制跟操作市場,
往往會造成破壞,因為就如同前面所說,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有不同的信息,不同
的能力,不同的欲望,這些東西都存在每個人的腦中,幾億萬人的腦中是不可能有一個統一
的系統來掌握的,所謂計畫經濟的國家,一定是掌握不完全片斷訊息的組織,或是一團人。
文化僅僅是一個過程,他建立起一般秩序讓自己演化。

市場需要自由,它的自由和平等需要靠「價格」和「競爭」進行調節,在海耶克的思想中,
雖然市場經濟存在有他的問題,但跟計劃經濟的社會相比,他還是優於的。這不是用任何計
算跟理論,而是用現今社會許多交互作用所導出來的最後結果。這中間包含了「公平」跟「
平等」的問題,就先從公平來看,基本上要講公平,探討結果並無意義,探討競爭的方式工
不公平才有意義,結果沒有所謂公不公平,你也沒辦法探討社會公不公平,因為社會並不是
一個具體的事物,只是一個過程,沒辦法說過程公不公平,因為找不到標準點,只有回到每
個人每個組織,才能去研究到底工不公平。一開始的先天條件本來就會不同而競爭,有一些
看似市場經濟的擁護者,其理論基礎會說基本上自由競爭下付出會有收穫,但也不能這樣說
,因為你能探討說一個競爭,開放競爭的人,是不是以公平的角度對每個人,卻不能說他們
自己本身擁有的差異,要要求公平,他們所付出相對應的報酬要公平,就是一定會有差異的
,而且這些差異變是自由的基礎,創造利潤的根源,所以探討結果公不公平本身根本無意義
。另外是平等這方面,市場經濟基本上是不反對公正跟平等本身的,但他核心關心一個問題
;「口口聲聲說的評等公平,如何產生,產生出來的是真平等公平嗎?」什麼是公平,其實
公平的標準,追根究柢是不是也是人為的過程,那這個人是你我還是他,當連這都訂不出來
的時候,沒有標準,又何來之說?重點不是不要平等,是根本沒辦法知道平等究竟是什麼。
實現這一切需要權利,要給予權利就必需有人提供義務,從這個觀點去推論,唯一的可行,
就是放棄私有財產,進行集權才有可能達到。

經濟學基於兩個基礎,主觀價值論和邊際效用價值論,凱因斯所推行的計劃經濟,在海耶克
的眼裡,就是產生滯障的禍源,所謂的失業,就是供需的不一致所產生的結果,每個時間都
應該有屬於他的平衡,而就是工會等組織的存在,強制勞力的一定價格,反而造成社會整體
反效果。

計畫經濟的不可能論是市場至上的重要部分:

1.        計畫經濟重點不在計畫而是誰制定了計畫。
2.        計畫經濟等於直接否定私有財產
3.        在計劃經濟中人民企業等個體都只是工具,不具創造力

總之,因為價格不可計算,也難以判斷物品價值,社會主義存在前提是要有全知全能計畫者
,但這個假設卻並不成立,反倒是從個人對價格看,每個交易都具自己掌握的訊息來看,不
需要太多的專業,可以從經驗去修改,從中獲得訊息,隨時應變,追求自己的最小成本最大
利潤,藉由市場自己的調節,達到最佳的情況。

常常使國家變成地獄的,正好是人們試圖把國家變成天堂的東西。

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

[創作] 簡訊


放手


"嗨。"
"......"
"我來了。"
"......"
"今天天氣蠻冷的"
"......"
"最近寒流來,新聞都有再播"
"......"
"剛剛在路上,又看到車禍了"
"......"
"不知道躺在地上的那個人有沒有事"
"......"
"每次看到車禍,你都會抓著我的手說沒事沒事"
"......"
"所以今天看到車禍,特別想你"
"...."
".................其實有一件事,想跟你說"
"......"
"對不起"
"......"
"要拔掉了"
"......"
"醫生說,這樣對你比較好"
"......"
"不會痛的"
"......"
"醫生們都很熟練,我拜託過了"
"媽........."

"我愛妳..."

[詩意] 菸

點燃一根菸

眼前的火種 開始編織著一個灰白的夢



溶入靈魂  一絲輕煙飄出

任由四米房間內的狂風拉捲  逃出門外


透著月色 以雲當梯 感覺到的是自己無限的變大擴張


輕飄飄的旖旎


夜色如此 思緒亦如是




嫦娥呢?  丁丁的伐木聲?


不聞 回答的是廣寒的大地


湊著冷風寂寥  吸進了幾口


竟咀嚼出了淡淡的苦味



咳!



"繼續吧! 工作還多得很。"


壓熄了彎曲的殘枝


我踩著路燈回去

[詩意] 秋風早達

春風放棄 秋風早達

雲層撒下一片不屬於今天該有的風

冷酷的太陽被無盡的灰色遮蔽

當天是下午 3:50

本該冒汗吆喝的柏油

也躺在眾人底下 試圖躲避不屬於今天的蔭涼


也許這個場景不並難見

但秋天的風竟早一步佔領了春天


來往的行人用機械衝破厚重的空氣

反而製造自己也不堪承受的冷風

吐出的灰煙是對寒冷的一絲駁斥

彷彿是在說 今天的冷 不該在這裡 對他們而言


好吧好吧 也許這帶著我的嫉妒   憤世忌俗

當自己離不開冰庫 走不出孤寂

當自己踏不出房門 聽不到風聲


在路上人都有方向的十字路

這一點點的冷風又算什麼

乘風破浪並非英雄的專利

早已有目的移動不畏於任何試圖絆腳的障礙


但是 我不是

如同囚在牢籠的鳥 掙不開翅膀 離不開監牢

受困在軀殼 受困在心



"今天的風好冷" 我說。

"把窗關上" 我答。

[詩意] 突然打上心頭的

突然打上心頭的回憶

驀然敲響心頭的孤寂


為什麼

我就是放不下


明知道 那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愛戀

我仍忍不住去思考 成真的可能性


逼迫 衝突 忍耐

累積 宣洩 失落


當一分鐘成了一年

這心中的輪迴走了幾遍?


無限時間的感情堆疊

沒有邊境的忍耐延續


當堆積不能再堆積 延續不能再延續

年輕的身軀 塞滿了不該承受的孤寂


難過 難受 期待崩潰


為什麼 我不能再衝動一點

為什麼 我不能逼自己失去理智


過度的理性分析 如同上帝釘上的鎖

扯不斷 斷不了 飛不走 死不掉



視窗再度響起不想面對的人的回應(忽視不掉)

只能在裝傻中沒用的 還是打出

再見

[詩意] 等待

那是屬於自以為是的等待

從當初到現在

從依戀到想念

一直沒斷過的紅線也該風化了吧

更何況  是自己以為繫上小指上的


再看到照片 更新的近況

得到的只是一陣抽心 與更多夜晚的痛


告白後的距離拉的好遠

不屬於你我的緣分 我曾經不相信

無限輪迴的後悔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


是否你也曾經喜歡我 我想問一句

讓我半生懸念的人 是否你也曾經喜歡我

不愛我也罷 愛我更好


即便這愛情早已過時了九年

我仍堅信

它仍新鮮

[心得]新詩 散文 小說


新詩像是一個私人收藏的藝術品

可以遠觀 可以把玩

可以眺望發想 可以貼目凝視

然後覺得此物竟創造的如此奇巧

多一言就太多 少一字則太少

然後放在玻璃櫃 鎂光燈前

用一整個心的時間去品嘗



散文不同 散文就像是一條山間小路

你不知道終點 你不知道目的

黑暗攏罩著四周 你看不到前面 更後面點的路也完全無視

你只能緊緊跟著 絲毫不得放鬆

眼睛必須隨時跟上 腦袋不得絲毫停止運轉

然後在最後一個轉 會看到一條康莊大道

走下去 決定心情得就是你一路上所採的花香 跟

迎面而來的大大月亮


小說感覺好多了 對我而言

就像是一碗自定風味的大胃王拉麵

有懸疑 有驚悚 有奇幻 有感人

而你所能做的 就是決定你要的味道 跟花大量的時間去

囫圇吞棗 或是細嚼慢嚥

一直到吃完見底的時候

滿足與失落的相同份量情緒會同時衝向你 將你浮沉其中 久久不能自拔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想法]你願意花多少錢僱一個總統?


剛剛又看見一個新聞報導: 花蓮議員涉嫌貪汙設觀入獄

讓我想起了新加坡的一個政策立場:高薪養廉

高薪養廉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我想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佐證

但是立意我認為是良好的


總統、官員承擔著每一個決策的責任與風險

當承擔的風險與責任大於實質領到的薪水,跟目前台灣的現況-->工資低落、工時責任無限上綱有什麼兩樣?

我們要求總統清明、廉潔、智慧與做出正確的決策的同時

你願意付給總統多少薪水呢?

你願意接受多少薪水去當一個總統呢?

我想 大家還是需要一個總統實習的機會

而不是任由立法執法機關發薪多少,來決定一國之主應該從基層狠吸多少回來滿足自己


全民監督的同時,是不是也代表要給這些人一點活路

畢竟我們還是需要一個總統的。